色彩课程概况:
色彩是绘画艺术的基础学科之一,附中色彩基础教学是培养学生运用色彩的眼光认识、观察、及表现物象的能力。
三年色彩课程共计760课时,分为色彩静物(4周)、色调训练(5周)、风景写生(2周)、色彩静物与头像1(5周)、色彩静物与头像2(6周)。通过写生色彩学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,掌握写生色彩变化的一般规律,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学基础知识表现物象的能力。通过色调写生的训练,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,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,培养学生运用色彩高度提炼、概括物象的能力。通过色彩写生综合训练,培养学生深入塑造形体的能力,高年级的色彩训练注重色彩表现能力及画面组织能力的培养。
色彩教学的原则:
1、写实性原则
附中的色彩教学属绘画基础教学范畴,以写实的手法表现物象是教学遵循的基本法则,运用色彩造型和表现物象是教学的重点。通过写生训练,使学生掌握写生色彩变化规律,把握画面整体感、处理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关系。
2、循序渐进原则
附中的色彩教学属于系统教育,注重色彩理论知识及写生方法的系统性、完整性。教学遵循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的原则。课程结构以室内写生为主、户外写生为辅、由色调训练、色彩构成训练、色彩表现训练三大环节组成,提高学生运用色彩表现空间物象的能力。
3、审美性原则
创造美、表现美是绘画艺术遵循的基本原则,在生活和大自然中捕捉美,用色彩表现美是附中色彩教学审美教育的核心。依据美学的法则,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,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。
色彩教学方法:
1、理论讲授与技法训练相结合;
2、示范作品与课堂辅导相结合;
3、写生作品与默写临摹作品相结合;
4、设置静物,采取师生互动的方法,增强学生构建画面的综合素养。二年级色彩以静物写生为主、风景写生为辅,并开设少量的头像写生课,二年级色彩主要讲授色彩的三大关系:色彩的整体关系、色彩造型的结构关系、色彩的组织关系。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色彩塑造物象能力。处理好色彩的对比、协调关系。作业要求形色结合、主次分明、笔法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