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3月6日,西安美术学院特教学院副院长、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副教授马寰做客附中,畅谈AI时代艺术与科技的融合与创新,马寰结合自身学术经历与学科前沿,深入探讨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现状与未来,为同学们提供了全新的艺术视角与启发。讲座由副校长乔浩主持。
讲座伊始,马寰回顾了国内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发展历程,并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。他指出,科技的进步始终推动着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容的革新。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,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正进入全新阶段,呈现出七大新特征:
媒介多样化: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,数字工具与AI技术为艺术表达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
信息数字化: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手段得以保存、传播与再创造。
现实虚拟化:虚拟现实(VR)与增强现实(AR)技术正在重塑艺术体验。
传播互动化:观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观展体验化:展览形式从静态展示转向沉浸式体验。
艺术智能化:AI技术正在改变艺术创作的方式与流程。
技术情感化:科技不再是冰冷的工具,而是传递情感与思想的媒介。
讲座现场
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理解AI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,马寰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多种AI软件制作插画、动漫、建筑效果图以及音乐。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了AI技术如何帮助艺术家突破传统技法的限制,探索更广阔的创作空间。
马寰强调,AI并非取代艺术家,而是作为创作助手,为艺术家提供更多可能性。他鼓励同学们积极尝试将AI融入艺术创作,但同时提醒大家,艺术创作的核心仍然是思想深度与人文关怀。
在互动环节中,马寰与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。他鼓励同学们不忘学习文化与专业知识,关注科技动态,积极拥抱AI技术。同时,他寄语同学们:“艺术创作是需要技术支持,更需思想深度与视野广度,需要批判性思维、逻辑思维的能力,更需要学好文化课程,树立艺术理想,成为兼具传统功底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艺术人才。”
这场讲座不仅深化了同学们对艺术与科技融合的理解,也激发了他们对未来艺术创作的无限想象。附中学生们纷纷表示,通过马寰的讲解,他们对AI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,也对未来的艺术发展充满期待。
主讲人简介
马寰,西安美术学院特殊教育艺术学院副院长、副教授;设计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、展示设计方向硕士生导师。西安美术学院教学名师。西安市欧亚经济论坛研究会设计分会副秘书长,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信息与交互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。主要从事艺术与科技、展示设计、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、新媒体交互艺术设计等方向的教学和设计实践工作。
马寰设计作品
信息幻城1
信息幻城2
丝情画意·广乐之声01ok
丝情画意·广乐之声02ok
丝情画意·广乐之声03ok
3D打印
-END-
供稿 | 江若尘
供图 | 马寰、车艳
编辑 | 马青萍
责编 | 冯轶喆
审核 | 赵静